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范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范文

2024-07-16 08: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案例 反思

现代计算机的集成特征与网络化和存储技术相结合,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及各种教学软件,有利于教师开展各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迎难而上,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pep三下Unit 3 at the zoo第一课时,掌握形容词的用法,能在语言中运用并流利表达。

二、学生情况分析

多数孩子是哈萨克族,地处偏远,多少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动物图片。

三、教学设计思路

这堂课的设计紧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特点,在教学上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要利用好网页,丰富教学内容,用小游戏和学生一起玩玩,说说,练练,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1 教学目标

3.1.1 知识目标

词汇:short /tall /fat /thin

句型:look at the...;It is short/tall/fat/thin

3.1.2 能力目标:用形容词准确描述动物特征。

3.1.3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懂得爱护动物。

3.2 教学重难点:听说认读thin,fat,tall,short,能描述动物特征。

3.3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将集体与小组学习结合起来。

3.4 本课的探究任务

能在网页的帮助下收集动物图片,在语言运用中描述动物。并能独立运用句型创编句型。

3.5 教学方式

以网页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掌握语言点,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5.1 教具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课件和动物玩具。

3.5.2 教学过程

3.5.2.1 (Warm-up/Revision)

(1) Let’s act

Act like a cat/a monkey/a tiger/a panda...

3.5.2.2 (Presentation)

(1)教学“tall”

1) Guessing game

T:Guess what it is? It has a long neck.It has four long legs

T:Look,It is a giraffe. Wow! It is so tall.

2) Chant:Look at the giraffe. It is tall.学说tall”(伴动作)。

3) work in pairs(同桌间一人说,一人表演)

4)替换动物,续编chant:look at the xxx,It is tall.

(2)教学“short”

1)learn in the same way.

2)小组研讨(把你学习的方法教给大家)

(3)自学thin,fat(教师帮助单词发音)

小组展示学习单词和chant的方法。

(4)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单词跟读。

(5) learn to say,看图用本课重点句型说话。

(6) look and say 展示动物图,运用本课句型描述。

3.5.2.3 (Practice)

(1)hide and seek

一名学生把动物玩具藏好,一名学生找,班里其他学生等他走近玩具就大声说这个动物特征单词,走远就小声。

(2)Let’s do

1)播放Let’s do 录音,学生边听边说边做。

2)四人小组上台表演

(3)游戏:悄悄话。

教师向每组的第一名学生发指令,如:Tall,tall,tall! The giraffe is tall. 依次向组里学生耳语这个指令至最后一个学生,这名学生到讲台根据指令做动作,谁快正确。

3.5.2.4 (Add-activities)

教师出示关键词和范文给动物玩具做自我介绍。

3.5.2.5 Homework

(1)创编儿歌:look at... It/He/She is...。

3.5.2.6 小结: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课后,我认榭梢匀醚生利用网页收集人物,运用本节课的语言点,简单描述人物的特征。This is xxx.She /He is xxx. 与真实的生活语境相结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开拓视野,巩固知识。

学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学习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渴求。枯燥、呆板的课焕发了新的活力,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

今后,教师要深度认识和改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认真体会并把握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篇2

1传统英语教学现状

1.1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而且教材中大量的单词、语法、句法枯燥无味,缺乏生动的案例,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以被动地学习,被动地背诵单词和课文为主,对很多词汇和句型学生因不理解往往凭记忆背诵下来,而非真正掌握,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最终丧失对课堂的兴趣,学习主动性更无从谈起。

1.2教学方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学习效果欠佳

在传统英语课堂,尤其是中学以上英语教学,很多教师遵循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解释句子、讲解语法,以帮助学生翻译语句为主[1]。致使很多学生对语法掌握非常清楚,对单词和句法理解非常透彻,但是在实际表达汇总却不知道如何准确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型,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时中式英语层出不穷,只知道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而不知道以英语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思想。

1.3以考试为成绩评判依据,忽视应用能力评价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最终目的就是灵活运用。我国英语教育普遍存在学习效果评判标准、评判形式单调,对语言的应用能力缺乏有效评价等不足。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过分重视为单词、语法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英语交流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考出优秀的英语卷面成绩,却不能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2“案例教学”相关理论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发展其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居于领衔地位的法学院使用案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来,案例教学法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2]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案例教学法不仅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将自己融入到特定的情境,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成为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的主体。

3英语教育“案例教学”实施探索

3.1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由于在案例教学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和课堂知识相关联的案例,目前国内开设案例教学的的学科以临床医学、法学、管理学为主,而英语教学,由于其学科以讲授英语的发音、词汇、语法、句法等基础知识为主,在案例的设计和安排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案例准备是英语案例教学法最关键的环节,一个合适案例的选取,对增加课堂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案例选择中要注意,情境设计要切合实际。案例中的情境设计应该是对一个真实场景的再现,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印象深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才能习惯性地运用自然的英语语句进行表达。

3.2案例演练及案例分析

在根据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对所要掌握知识点的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之后,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扮演案例故事的主角,而且还要承担起导演的职责,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所涉及的情境中。比如,模拟“求职”过程的案例,老师通过精选电影中几个求职面试的片段,并担任“面试官”的角色,通过教师主动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求职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要使学生熟悉案例,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或矛盾冲突,第二要求学生对案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进行总结,发表个人观点。案例分析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或由老师指定分组。在案例分析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的控制者,更是分组讨论的鼓动着。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贯穿着案例分析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争辩,从而使学生从案例中获得真实的感悟和经历。

3.3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根据案例扮演和案例讨论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二是,学生根据自我学习体会和小组讨论情况分析总结案例,使学生对目标案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语言案例教学的重点就是身临其境和归纳总结,通过身临其境的案例扮演和案例讨论,学生以后碰到同一领域的话题就有了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案例总结除了当堂的口头总结之外,还要把课堂讨论的话题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独立思考,把语言转化为文字,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在词汇、语法、句法掌握方面的不足。

4英语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把握案例选取的标准

英语教学中运用案例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抽象的词汇句式、语法理论以及英语文化融入到真实、形象的场景中,达到帮助学生消化理论、深化认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因此英语教学案例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实用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在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要选取新颖的教学案例,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案例内容如果过于陈旧失去了新颖性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2组织好课堂谈论环节

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课堂师生互动,气氛活跃、秩序井然的课堂讨论是衡量案例教学基本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和指标。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对案例导入、问题提出、方向引导全过程进行准备和策划。同时,要注意在讨论时还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教师有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师要注意,在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冷场”时,要有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相应预案;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场面过于热闹时,适当的引导调和,进行降温,缓和紧张的气氛,为学生冷静思考创造条件。此外,在遇到个别不配合的同学“闹场”,向老师的观点进行“挑衅”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时,要沉着冷静应对,一方面要以理服人,通过理智的交流辩论赢得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树立教师的威严,保证课堂有序进行。

4.3深入了解案例学习效果

篇3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办学行为的日益规范,课程设置日趋完善,学生在校时间相对减少。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为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及业务素质,还要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研上下功夫,向教研要质量,向教研要效益。然而,广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缺乏系统提高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及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时间和机会,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惠及每一位教师,教师大规模的外出学习也难以实现。利用校本教研方式――教学案例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简易、实用的教研形式,是有效拓展教师教学视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一、在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起探讨

我校现有英语教师26人,其中80年代参加工作、经过短期英语培训上岗的老教师6人,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与知识;80后青年教师11人,他们经过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基于我校英语师资水平现状,我们采取了以老带少、以少促老的研讨方式,每个年级备课组老中青相结合,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在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我们认真钻研教材,主动查找资料、探索教法、制作课件,自觉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和国内外有关的教育信息资料。我们同学科教师坐在一起,在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对某一教学案例共同研究、探讨,相互得到多角度、多层次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一个个的教学案例研究,研究出了一个个好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1]:“瞻前顾后”试卷讲评法

试卷讲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规范解答、开阔思维、提高能力。上好讲评课对巩固学生双基,培养学生能力及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初三复习阶段,学生要做大量专项训练、综合训练等应试练习,高效、高质量的讲评课显得尤其重要。然而,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在试卷讲评中按顺序逐题讲解、分析,讲评一份试卷或一套练习题动辄要花费两三节课时,效果虽好但费时太多。因此,我们以“如何讲评试卷更有效”为教学案例展开研究,根据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的特点,遵循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院“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学不会的不讲),经过多次听课、反复研讨,最终形成了“瞻前顾后”试卷讲评法。我们利用这一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教学案例研究成果,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课前延伸,分析考情。在讲评前,把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初步自查自纠,进行错因分析或合作交流,互查互助互补。教师认真研究试卷,分析考情,统计出错率,找出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选择讲评题目。

二是课内探究,精讲点拨。教师在通览试卷、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抓住重点、难点讲典型。根据试卷批改的情况把握全局,将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精选出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出错率高的典型题目上并重点分析、讲解、点拨。对学生已会的题目干脆不讲;对较难的题目或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鼓励、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解决;对学生合作研究仍解决不了的题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讲解,帮助学生对错误成因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出错的根源,再辅以相应的练习,讲解正确思路,耐心点拨启发,直至学生豁然开朗。

三是课后拓展,精练提升。精练是讲评的拓展延续,是根据试卷讲评反馈的情况进行的矫正补偿,是巩固讲评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变式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二、在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起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仅仅对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经验沾沾自喜而不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么我们的教学水平有可能长时间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对一名教师来说,用自己的教学案例初步研究成果完成教学任务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体会和想法,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但更多的是对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之处的反思。课后,大家再次坐在一起,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使用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的体会和想法,或是听完一节课,听课者说一说对执教者在课堂中使用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的评价。然后根据学情主动对教学案例研究成果进行反复研讨,及时调整、整合、增减研究成果内容,进行再度设计,形成一个个相对好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使其对指导课堂教学更科学、更有效。在教学案例研究活动中,我们围绕教学案例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各抒已见,相互交流,促使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使我们的教学案例研究成果更完善、更科学。

案例[2]:以字母、单词负载音标教学法

音标教学有助于学生识记单词,是得力的英语学习工具。通过音标教学,学生可以正确规范发音,自己学会拼读单词,这将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扫平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然而,初一新生虽然经过小学英语学习,但有不少学生到初一后仍未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规律,没有独立识词的拼读能力,出现见词不会拼读,背单词靠死背单词字母顺序,甚至为了记单词读音给单词加注汉字或汉语拼音的现象,使得单词读不准,记不住。随着学习的深入,记不住的单词越来越多,学习兴趣渐渐消失,最终导致了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落伍,两极分化随之产生。因此,我们把“初一如何进行有效的音标教学”作为教学案例研究,历经5年的反复研讨,“以字母、单词负载音标教学法”日臻完善,在近几年的初一音标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教学案例,分别获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创新成功案例金点子奖和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是规范字母读音,为学习音标奠定基础。正确的字母读音是学好音标的基础,引导学生反复听英语字母录音、唱英语字母歌,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英语字母读音,为下一步学习音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按所含元音音素把字母分类教学音标。引导学生找出26个英语字母分别含有的元音音素,然后把含有相同元音音素的字母归类;利用“除辅音学元音”的方法,把元音音素从字母中分解出来,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学会认读元音音标。

三是利用英语字母注音教学音标。分别给26个英语字母加注音标,引导学生反复听、读。利用“除元音学辅音”的方法,把16个辅音音素从字母中分解出来,引导学生学习以上音标。因为学生已经会读字母,个别音标忘记了读音也可以根据字母读音推出该音标的读音,使得学生可以较快掌握以上音标。

四是根据单词注音教学音标。摘录小学课本中的简单易读的单词并注音,把26个字母中未包含的音素从摘录的音标词中分别分解出来,指导学生完整地学习48个英语音标。帮助学生将音标和单词字母的排列对照比较,了解主要的字母、字母组合及其读音规则,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拼读音标词,尽量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培养学生的拼读及记忆单词的能力。

五是从理论上讲解、归纳,系统地学习音标知识。在学习以上音标知识的基础上,把所学48个音标编成相应组进行教学,如把辅音按清、浊对应教学,把元音按单、双元音分组教学等;指导学生初步分清元音与辅音、长元音与短元音、单元音与双元音、清辅音与浊辅音,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

三、在探讨、反思过程中,我们共同成长

几年来,我们在教学案例研究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课堂管理经验、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老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较标准的口语及专业理论知识。经过多年的教学案例研究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实用性强、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教学案例研究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在长期的教学案例研究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教学案例研究对教师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学案例研究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带着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地学习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理论,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教学案例研究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研究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教学案例研究把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教师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描述、分析,既可以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科学合理,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案例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从“被教研”走向了教研自觉之路。在教学案例研究初期,教研活动还没有引起一线教师的认可与重视。为了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安排的教育教学案例与论文征集、课题立项、推选优质课及教学能手等任务,学校领导不得不指令性地安排某几位教师完成;部分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善于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临近晋级评优,不得不冥思苦想,硬着头皮东拼西凑出几篇毫无新意的文章,或在一些非正规的报刊上发表几篇自己也不知所云的所谓教育教学论文。这种被动的功利性的教研形式,不但损坏了教师的自身形象,也使教研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但随着教学案例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研意识逐渐由懵懂走向成熟: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博客,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成功案例、教育叙事、教研论文,积极申请研究课题等等,教育教学研究逐渐成为了我们的自觉行为。几年来,我们把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好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工、润色、升华,成为我们的一己之见,以论文的形式在省、国家级报刊发表,有的在县、市、省级教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案导学 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主旨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先自主学习部分知识,再将难以理解的疑问通过讨论加以解决,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导学案具有引导学习、辅助阅读、启发思考、提高素质等良好的教学作用。英语教师一时难以让学生掌握英语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如果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与其他科目的不同和英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提起来。因此,学案导学实施的重点是联系教材知识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一点一滴地逐渐增强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不能急于求成。导学案也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强行灌输及题海战术等方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与众不同的魅力。

一、结合实际,设计学案

在准备英语教学课件和教案的时候,教师要提前发放导学案给学生,学生将拿到的导学案和相关的英语知识章节结合起来。教师先不要展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学案提示先自主分析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讨论,并得出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如:翻译句子He owns many cars in Beijing;His age is 14;Jack is reading a Chinese book.这样的翻译练习有助于学生建立英汉语言习惯的转换思维,增强英语语感。

二、沟通协作,尝试解决

学案导学并不是让学生自己孤立无援地闷头学习,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也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同龄人之间的协作与竞争。相反,实施英语导学案教学应大力提倡团队协作及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毕竟,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系统性都还不够,难以对所有知识作出正确的理解,在按照导学案学习时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通过沟通和讨论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习的情绪和热情更加高涨,教师只需要对讨论的内容加以补充,减少上课劳动强度的同时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加透彻。这样的讨论,也能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有的教师按照导学案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组员负责不同的任务,让各个小组共同竞争完成课堂教学的疑问或难点。这种组内组外的竞争、组内的协作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竞争协作的意识。

三、总结归纳,精讲点拨

导学案的实施并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梳理、汇总导学案中可能存在的疑问,思考导学是否还有改进之处。改善导学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思想。学生问题收集的来源主要是课堂教学时教师提问、同学讨论及课后习题作业的完成情况等,针对这些情况,总结出学生疑问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在导学案中加以改进。同时,应注意学生的课后习题有一个适度的量,要覆盖教材知识,又要具有系统性,不能搞题海战术,让导学案成为学生的另外一个负担。可以在导学案中加入反馈矫正的部分,看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是否已经掌握。例如,用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Li Ming runs ( ) than his classmates.A.fast;B.faster;C.fastest.通过类似的例子考查学生对英语词的形式的掌握,认清英语与汉语表达的不同习惯。

四、公正评价,多予鼓励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定期对小组以及学生个人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将英语成绩比较好的一个小组以及组员放到评比栏进行表扬,以示鼓励,对于成绩和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也要进行口头表扬,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们的英语教学课堂并非是一成不变、静止不动的,初中学生在日常教育环节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将英语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英语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提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根据实际的问题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如,教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5》的导学案最后要求学生仿照page 90写一封申请信,信的开头部分已经写好,要求学生继续写完整。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写作。

Name: Jack E-mail:

QQ number: 564675897 School: Guangm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Class: Class 3, Grade 8 Hobbies: Reading,Dancing

Free time: Sunday Reason: Make my English better

Dear Mr Li

总之,导学案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争取将英语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体验学习 会计双语教学 体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情景化

目前,会计行业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是大势所趋,不同类型的会计业务大量增加。毫无疑问,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会计双语职业化人才的需求必将大幅攀升。2001年,教育部对高校双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从那以后,会计双语教学课程在很多院校都被作为必修课程大量开设,对会计双语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也成为焦点。

一、体验学习论的基本观点

体验学习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有学者认为,体验是指在真实情景中,人们与种种事物接触而产生的经验。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亲身体验有关专业环境,亲自参与各项业务活动,并经过自身反思、总结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人们把从自己体验中得到的学习方式看作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方式不但适合一般课程的学习,也特别适合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学习。其原则可以初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体验学习的环节

美国学者Kolb(1984)在关于体验学习的论述中提出,体验学习是一个四阶段的循环周期,即具体体验―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在新情景中检验概念。Jarvis(1995)通过实验验证了Kolb的观点。这些研究都显示,关于体验学习包括四个环节的观点,是体验学习的核心。完整的体验学习应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情景体验、反思概括、实践应用等环节。关于体验学习环节的观点被各类课程的教学所采纳,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利用这个观点可以用来指导教师进行体验学习的教学设计,构建适合某种课程特征的教学模式。

2、课程内容情景化

传统教学方式把概念化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脱离具体真实业务的环境中学习,一般很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常反映“课堂学习不如实习”,就是这种“去情景化”教学模式带来的直接负面后果。

知识不可能脱离真实的生产业务环境而孤立存在。学习只有与生产实践活动结合,才能解决“学用分离”的问题。因此,体验学习论强调情景是体验学习的基础,是体验学习的必要条件。

为了创设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情景,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把概念性知识情景化,这种学习情境应与真实的工作过程,即应用情景保持足够的一致性,让学生在这种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了解知识的背景、产生兴趣、进行反思、生成对知识的领悟,从而获得体验。事实证明,经过体验学习,学生一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3、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体验学习的核心特征,是指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应发挥的主动性、亲历性。因为主体只会对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物产生体验,如果没有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必然不会在学习中产生体验。传统的教学观习惯于灌输说教,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因而忽视了学生应有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学以致用。

为了发展学生在体验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强调体验的亲历性,要给每个学生亲自体验的机会;三是鼓励学生进行有个人特色的创新性体验。

4、学生学习的互动性

传统的学习观忽视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体验学习的每个环节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争论和归纳总结,把促进教学互动作为实现有效体验教学的有力措施,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让知识和思维精确化,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

二、会计双语教学体验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

1、基本思路的设计

对会计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语言基础以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和接受力。

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教学设计为几个阶段。主要思路是用汉语和英语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会计内容以中国会计体系为主,国际会计为辅。针对学生开始用汉语教学为主,英语为辅,随着教学进展,逐步过渡到以英语教学为主,汉语为辅,条件具备时,也可以采用全英语教学。

根据体验教学模式的原则构建的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不是按会计常规体系来安排的,而是按实际会计业务流程来构建,这样设计的教学内容便于将会计知识情景化,为体验学习创设条件。

英语部分的教学内容不单独进行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而是以会计专业的应用为主,与会计教学同步进行。例如提供全英语的会计课件、录像片、账务处理习题、案例和财务报表等,组织英语专业教学互动及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以上这些情景中学习实用的会计英语知识,获得用英语进行会计业务的能力。

会计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按体验学习“环节理论”来构建。教学时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式、交互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环境下用双语掌握从事会计业务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体验学习极为重视师生对学习目标的关注,因为这有利于帮助教师和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课堂行动、交流和教学评价都趋向一定的目标,从而提高体验教学效果。

会计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从职业要求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认为,通过会计双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借助英语促进专业知识学习,成为懂专业又会英语的职业人才,即能用英语学习会计知识,能进行基本的英语会计业务操作,能用英语进行基本会计业务交流。学生如能达此目标,就能获得初步的职业能力,将大大拓宽就业门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设计

体验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体验教学的四个环节的训练,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结构、认知方式、个性特征不尽相同,他们的感悟和收获必然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在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时不能采用同一种标准,而应该进行发展性评价,用不同的方式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体验学习中的收获,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学习评价可以给学生以自信和激励,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三、会计双语教学体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1、教学内容情景化

(1)英语场景录像。有业务背景的英语录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情景。在学习某种会计业务前,放一场相关录像,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业务情景,学生通过观察录像了解业务过程,为下一步通过实际操作并体验操作后果做准备。例如在学习筹资账务处理时,可以把银行相应业务作为业务背景,让学生在录像展示的情景中体验企业从银行贷款的筹资账务处理方法。又例如提供生产车间会计业务的录像,让学生以此为情景,体验产品制造账务处理方法。

(2)英语案例。案例教学法是会计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有成熟的教学经验。在会计双语体验教学中,我们把英语案例作为一种教学情景,作为学生体验学习的载体。但是应注意作为体验学习的英语案例,应尽量从真实业务中提炼,不能作过于简单的处理。

(3)英语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会计的做法是源于Robert N.Anthony的一本会计教材。他提供一种会计业务卡片,让学生回答问题、计算填空,在做中学习会计。我们认为这种形式的练习也是一种情景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会计的基本业务,通过自己反思、概括、总结得到会计知识,获取能力。

(4)角色扮演。为了训练学生用英语口语进行业务交流的能力,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会计业务,让学生模仿不同的角色,进行英语口语业务交流。这种方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实用的会计专业英语能力。

2、反思性学习

(1)反思性英语案例。案例不仅可以提供教学内容的情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例如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可以提供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案例,通过分析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总利润和总资产的影响,让学生自己通过反思自己总结出如何在复杂条件下正确选择折旧方法的规律。

(2)设置选择性英语练习。通过提供单选多选形式的英语会计练习,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

(3)英语专题讨论。设置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讨论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选择合适的题目,按选题分为不同小组,学生先写出英语发言提纲,再用英语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观点,使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能力和英语口语交流方面都获得锻炼。

(4)英语小论文。对于英语程度较好、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就某些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就某些会计业务进行反思总结概括,写成英语小论文,用英语宣读,并接受质疑。

3、综合性的实践应用

这里所指的综合性实践应用是指阶段性的或课程结束前的实践性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性实践应用教学平台具备真实性、综合性、全面性和研究性特点,这类平台一般可分为两类。

(1)综合性英语账务处理。提供综合性英语会计业务案例,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组织学生用英语宣读财务报告、质疑讨论。

(2)研究性小论文。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组织他们阅读文献,收集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撰写英语会计小论文,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宣读讨论。

四、结语

本文从高职教学的角度出发,概括了体验学习论的教学原则,为指导高职会计双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从体验学习的四个环节出发,提出了基于体验学习论的会计双语教学的体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职业化倾向和可操作性特点;其教学目标和内容是面向职业需求的,以培养初步职业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具有情景化、反思性、互动性特征,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教与学关系方面作用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教学场景,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评价采用具有鼓励性的发展性评价。

本文构建的这种教学模式深化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者将这种模式应用在会计双语教学中,通过学生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也较好地获得了会计职业能力和会计英语职业能力。当然,本文提出的体验教学模式是初步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同乐等:大学英语体验教学的教育原理探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6).

篇6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入世以来众多大型跨国企业进驻,国内的外贸企业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很多高校也顺应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呢?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高等本科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及其相关课程给予高度重视。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能照搬其他高校的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的分析说明目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况,介绍双语渐进式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二、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

1、语言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在国际通行或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许多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是一种趋势。结合学生的专业,我院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也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所采取的模式是英语教材(国内出版)、英语课件、英语作业、教师英语讲授(大部分用英语,遇到疑难点辅以中文)、英语考试。近两年我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专业四级的过级率在30%-40%左右,语言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再加上商科知识缺乏。致使双语教学的进程缓慢,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甚至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系统的商科知识。吴思乐(2006)曾对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职业技能的评价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基本上认可毕业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对商务工作能力的评价却出人意料。在80家企业中仅有12家(13.6%)认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商务能力。从我院05,06,07三级的学生的实习反馈信息来看,多半学生的实结中写道:“书到用时方恨少”,觉得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有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吴思乐(2006)年的调查表明76.3%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勉强可以顶岗,但要学习很多新的技能。这一点也可以说明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3、自主学习能力弱,综合素质不过硬。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所就读的独立院校不及一般高等院校更不及名校。认为自己不如其他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并以此为借口减少努力的付出。这种心理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职责就是使自己变得多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奔着这一目标努力,但收效甚微。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学习负责,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探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及各科教师的合作。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只是关注课本,涉猎的相关学科范围较窄,只了解表层知识极少做深入一点的学习。

三、双语渐进式案例教学

为了能够推进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建设,向社会推出复合型的综合素质高的商务英语人才,学者和商务英语研究人员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解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双语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些问题。100多年前案例教学始于哈佛商学院。目前,案例教学法以成为教学法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管理类、经济类等专业课程教学中。程达军(2005)把双语教学分为四种形式,本文中所指的双语教学是第二种形式。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英语教材,教师根据所授内容的难易程度用英语和中文交替讲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使用英语并配合中文交流。这种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利用外文教材了解国外研究本课程的体系框架和思维方法,又能借助母语的讲授掌握复杂或晦涩难懂的知识,因而宜用于初开双语教学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如何在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开展?笔者试图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中的应用对此进行一些探讨。鉴于我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在教学中笔者尝试推行“双语渐进式案例教学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语言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一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国际贸易。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国际贸易离他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如:1)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中看到了哪些特殊的现象,经济危机给他们的实习、就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2)北美和欧洲一轮又一轮地提出向中国的多种出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会对中国的相关出口企业有何影响,企业应如何去应对,这些给他们将来的就业会有何影响?3)人民币一升再升对我们普通民众是弊是利,对于进出口企业又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并尝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去分析“生活中的国际贸易”。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张口说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广泛地了解商科知识。学生刚进入大学很茫然,应从一开始就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等详细的教学安排。另外,国际商务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国际商务涉及了跨文化交际、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国际会计、国际审计、国际税收、国际结算、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物流、知识产权、电子商务和贸易法律等领域。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明确的概念,商务英语等于“英语+商务”。但并不是二者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二者合为一体。鼓励学生阅读中文的商科知识,积累商务背景知识。并规定学生每周阅读一定量的英文材料。如最初可以要求学生阅读Chinadaily网站的经济报道,遇到不懂的问题如:anti-dumping,quota,exportlicense,G20等可以去查阅参考书。

第三步,做简单的案例分析。这一阶段采用“传统+案例”,即主要以理论讲授,辅以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如在讲到贸易术语FOB,CFR和CIF时,买卖双方的责任划分、风险转移,象征货,运输合同等。学生看懂了书面的意思,却很难理解这些术语的真正意义以及想象不同术语的使用环境,更不用说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了。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教直观地认识到。如:Ourex-portcompanysignedaCIFcontractwithanEuropeancompanytoexportstrawplaitedarticles.TheCIFcon-tractstipulatedthatsettlementshouldbemadebyL/Candinsuranceshouldbecoveredbyourexportcom-panyagainstAllRisksaccordingtotheinsurancetermsofPICC.Ourexportcompanyloadedthegoodsonbo-ardthevesselwithinthestipulatedperiodoftimeatthenamedportofshipmentandobtainedthebillofladingissuedbytheshippingcompany.Thentheexportcom-panymadenegotiationwiththeBankofChina.Thenextday,theexporterwastoldbyhiscustomerthattheshipwascaughtbythefireintransit,thegoodswerede-stroyedcompletely.TheEuropeancompanyaskedourexportcompanytoclaimcompensationagainstinsur-ancecompanyotherwisetheywouldaskforrefund.Whatshouldourexportcompanydo?从这个简单的案例可以看出使用CIF术语交易时卖方承担交货、安排运输和买保险以及提交相关单据的义务;买方承担提货和付款的义务。在使用这个术语时值得注意的是卖方和买方的风险划分界限是船舷,即将货物装上船并且提交要求的单据,卖方就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需保证货物完好无损的运达目的港。这就是所谓的象征货。卖方所购买的保险是以买方为受益人的,即如果货物在海运过程中遭遇承保风险,索赔由买方向保险公司提出。第四步,小组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在此阶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以小组形式独立完成案例分析全过程。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案例的来源有以下几种:分配学生课外找(全英);教师发放案例相关材料(全英);从新闻报道中选,如2009年“输美轮胎特保案”讲到了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即大幅度提高进口税率。要求学生追踪整个案件的始末,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到倾销,反倾销,反倾销调查,应诉反倾销调查等等相关比书本更鲜活的知识。

将学生分成小组,一般每组不超过6位同学。提前两周布置任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每次做20-25分钟以内的presentation,10分钟由其他学生提问。5分钟左右的教师点评。教师主要是对案例演讲情况的总结,包括演讲材料的组织、演讲效果、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提问的设计以及讲演文稿的质量等方面(张素芳,2010)。点评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不仅仅是给出分数,要有针对性地说出每位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充分的享受自己努力获得的小小成就感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应对此留下详细的记录。这种形式的案例分析2-3周开展一次为宜,多种教学方法穿行防止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双语教学;金融营销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61-02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对外交流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提高,培养符合国际竞争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在学生修读了经济学和金融学基本原理之后,开设金融营销双语课程,通过英文原版教材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的教与学,学习国外先进金融营销理论与实践,这既有利于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独立的判断、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架设一座由母语专业知识体系到外语专业知识体系的桥梁。但从教学效果看,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虽对金融营销双语课感兴趣,充满期待,但纯概念式的授课渐渐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感觉根本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而热情消退等。为解决教与学,理论与实际的矛盾,在双语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双语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在金融营销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其意义在于,首先,通过金融营销案例对营销实践内容和相关材料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和进入特定事件的场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识别、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借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理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其次,案例教学法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它可使枯燥乏味的双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兴趣和求知欲又可以激励学生克服语言障碍,走出“要我学”的被动,进入“我要学”的学习境界。再次,能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意义,同时也创造了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案例分析的课下准备更拓宽了学生英语阅读范围,变课堂教学的被动读为主动读,也创造了课外英语使用环境。最后,案例教学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案例的内容,背景,理论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等,这些都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促进其提高教学水平与技能,积极进行更多的资料准备。

二、双语案例教学具体安排

1.案例选择。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双语课程中的案例可分为自编案例和引进案例,两者各有优缺点,前者能实现与国内金融企业实际情况相联系,没有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易于理解和把握,但由于缺乏第一手材料和深入企业实践,质量普遍不高,综合性大型案例更是很少。国外已经成型的案例较多,且能较为详细地介绍案例的发生过程,但是一方面由于案例隐含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的差异,导致学生甚至是教师对国外许多案例不能深入理解和学习,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外实际情况与国内情况存在差距,以这种脱离中国实情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往往无法紧扣国内的实际情况。案例的选择首先要在两种案例来源中进行平衡,教师需在充分阅读国内外案例,了解案例的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以利于学生确实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案例的选择虽然主要由教师完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提供给教师,再由教师筛选。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性和热情产生了,这样既帮助教师搜集案例,又能促使学生主动查找与学习和案例有关的知识。

2.案例课前研究。案例课前研究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意见下按照教师对案例设计的意图进行反复修改,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或更广的思考和研究。具体来说,首先,将学生按照实际上课人数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以4~6个为宜,小组内部分工由该组学生自行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但首先需由小组内部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联系、组织工作。其次,提前两周将案例公布,由教师提出与案例内容、案例分析过程的核心点相互照应,与教学内容、理论观点相互呼应的思考题,要求所有学生事先阅读、思考,并于第一周内提交一份阅读报告初稿。最后,教师根据案例教学期望目标对其初稿进行认真修改并反馈,引导学生查找更多资料、专业文献进行深入修改。在确定其报告内容无误且满足教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课堂报告与讨论。每次修改教师都应鼓励各组成员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最后的修改稿未达到质量要求的,教师不应允许其进行报告,且视为该组学生自动放弃,期末该组全部学生的案例讨论成绩为零。这样的制度安排应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就明确告知学生,并强调会严格执行,以促使学生重视案例讨论。

3.案例课堂报告与讨论。课堂报告与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点。首先,教师应对案例进行补充性说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内容,背景,要求,做好准备,扩充思路。其次,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个报告人对全组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报告。每组报告时间控制在3~5分钟,报告时间由教师严格掌握。在报告结束后教师应对该组同学的报告情况做一个以鼓励性为主的简单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和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可改进之处。最后,教师在评价报告后,应引导全班学生围绕该案例进行讨论,可要求该组同学对报告中没听清楚、没听懂的地方进行解释,也可提出报告中的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报告小组成员讨论,如果对报告中提到的任何内容有自己的想法时也可提出与大家分享。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后,包括报告人在内的所有组员都有站起来回答的义务。教师应鼓励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到讨论过程,以体现其共同参与了案例的研究与学习。在一个同学的提问与回答过程中,其他同学若有想法也可举手参与讨论。为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借助课堂加分。如只要是主动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不论对错,都记录一次,学期末记录次数前10%的学生,期末成绩将获得一定加分。对于案例报告人可给与更多加分以作为鼓励。

讨论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能力,第一,教师应帮助提问者明确所提问题、帮助回答者总结要点,并在双方问答结束时略作总结,让学生明确问题的重点,应尽量给予积极肯定,以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参与。第二,在冷场时教师可以听众的身份向报告小组提几个问题,打破僵局,维持讨论气氛,使讨论得以顺利进行;在小组成员回答不了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其他同学尝试回答,并由教师最后给与解答;在报告所涉及的内容中与现实热点话题密切相关时,教师可以将其适当引入,以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同时拓展学生视野。第三,掌握讨论主动权,集中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引导讨论向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漫无边际的争论不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也是课堂讨论大忌。

4.案例总结与报告。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要求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对该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在讨论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不足等。研究报告应由每个小组成员的签名,并附上小组讨论的记录,以促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案例的讨论。通过撰写总结报告可以使学生再现讨论过程,加深案例的印象,锻炼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成绩评定与案例整理。原则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每一小组的成绩:第一,是否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要求运用所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会和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类似案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英语表达情况,提醒学生双语课程必须注重英语的运用。第三,小组工作努力程度,教师应能够从其工作成果中看出所付出努力,若小组付出努力较多、态度认真、文献资料查找全面,且能够认真按照教师的修改建议进行思考和修改,即使结果未达到教师的期望,也应在成绩反应出其努力程度。但对于小组工作努力不够、内容不充实的,即使其报告技巧好,能吸引大家的兴趣,也不应给予高分。第四,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最终的成绩应能公平、合理地反映各小组的综合工作成果。教师应在开学初告知学生成绩评价原则。

案例学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习效果来评价案例的选择难易程度是否恰当,案例报告及课堂讨论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等,为下一学年金融营销课程双语案例教学进一步筛选、整理案例。

三、双语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双语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保证双语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原版案例的内容一定要对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构成挑战。同时,教材的选择要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在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国内多年来传统教学的惯性,改变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轻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第三,教学要循序渐进。在教学初级阶段,授课要做到由浅入深,对英文案例的专业术语、定义、原理和复杂的语句,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用中英文双语表示,并将教科书中冗长的长句,用简单清晰的短句表达,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案例,并可减少部分学生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畏惧心理。随着教学的深入,应逐步减少中文讲授的比例,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余光英,等.基于“三位一体”功能的金融营销学项目教学研究[J].学理论,2013,(3):216-217.

[3] 王金玉,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经济类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老区建设,2008,(20):55-56.

[4] 罗瑞荣.双语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四个难点[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237-239.

收稿日期:2013-06-19

篇8

关键词:行动研究;英语听说教学;教学模式;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李建红(1971-),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李维毅(1991-),女,江西南昌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27-02

一、行动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行动研究,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1]。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作为一种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最早把“行动”和“研究”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约翰·柯利尔(J. Collier)。随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Lewin)在《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行动研究的概念,并对行动研究的概念、功能和实践模式作了全面的阐述。

行动研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蒂芬·凯米斯(Kemmis)和罗宾·马可泰格特( Mctaggart) 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并将这种反思过程分成四个步骤:计划(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行动(把方案付诸于实践);观察(观察并记录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反思(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反思,分析评估效果,并将此作为下一步研究方案的基础)。

美国学者斯蒂芬·考瑞(Stephen Corey)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行动研究的概念引入到教育研究领域,用于解决教育管理及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20世纪80年代,行动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这一时期被介绍到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动研究与外语教师的发展就紧紧联系了起来, 大部分论述英语教师发展以及英语教学的论文对行动研究都存在不同角度的论述[2]。与此同时,行动研究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在《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一书中对行动研究理论及实践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探究活动,它是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直接参与和展开调查研究,并按一系列步骤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其目的在于不断改进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提高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3]。然而,尽管20世纪80年代行动研究被介绍到中国,我国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4]。

二、行动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强调教师的“研究者”身份

“教师及研究者”的观点是由英国学者劳伦斯·斯特豪斯在《课程研究和开发概论》中提出的。他认为行动研究是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主要目的[5]。通过行动研究的概念说明,作为教育工作的先行者以及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而不是客体,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因此,教师作为积极的“研究者”(teacher-researcher)应当取代长期以来消极的“教书匠”的形象。在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听说教学中,著名应用语言学家Widdowson 认为协调 、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语言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促使语言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他还强调, 这种“协调”依赖于教师本人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辨证关系的正确认识,而行动实践是链接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桥梁[6]。教师同时扮演着教授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这有利于将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领域中的理论联系起来,从而缩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的距离。

英语教师应当把自己作为研究主体,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主动发现英语教学中问题(如在听说教学上花的时间较少,学生对听说的兴趣低),并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谈以及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此外,教师在主动参与教育行动研究的同时,也有利于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从而影响学生的观念(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上的禁锢),对提升理论水平,提高研究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提倡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一种灵活、认真的动态分析过程[7]。 反思是行动研究的关键及核心环节,正是通过反思将过去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中单独的环节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双向的整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从发现问题到研究计划方案,从实施计划方案到推广计划方案,反思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观察、对比、反思、改进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促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更合理、更科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对教学情境、教学计划、教学效果的反思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而不是只局限于传统的教育研究模式。传统的教育研究模式分成三个步骤:研究、开发和推广,即RD&D模式。这种模式是单向的,而行动研究是螺旋式的不断循环的反思过程,加入了“反思”这个环节使得单向线性发展变成双向循环过程。

三、行动研究应用于英语听说教学的实例

(一)背景

以笔者曾经实习所带的两个实力相近的高一英语班级,一个班(A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B班)作为对照组。

(二)问题

两个班的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及读写能力。

(三)假设导致问题的原因

1.学生课堂上以及课后花在听说上的时间少。

2.学生对英语听力以及交际的兴趣不高。

(四)进行初步调查

通过课堂观察、教学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以下几个原因:

1.大多数(50%以上)学生以考试为导向,因为考试主要以阅读、写作为主,听力、口语为辅,因此学生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听说上。

2.部分(37%)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并且认为去英语角的作用不大。

3.高中学生学业紧张,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提高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且,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语法、写作和阅读,用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上的时间只有约30%。

(五)设计教学计划

通过初步调查,笔者发现前期假设是部分正确的,于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方案(以《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一课为例):

1.提高兴趣:找到和所学课文单词或者内容相关的美剧片段及其他英文视频或歌曲,进行字幕或歌词填空,以加强和课文单词相关的视听练习。找到相关美剧及视频有:Friends, Cast Away, Aquamarine, Lizzie McGuire, toys. 相关歌曲:Auld Lang Syne, Trouble is a Friend。

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组织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短剧表演、限时演讲或辩论赛。例如,根据美剧Friends第一季第一集中Rachel逃婚投奔朋友那一段进行剧本改编并且表演,以friends为主题进行3分钟演讲,或者以“朋友多好还是朋友少好”作为辩题进行班级辩论赛。

3.结成合作互助小组:组建两人合作小组,一位同学听说及表达能力较强而另一位同学则较弱,以强带弱,促进较弱学生加强口语练习,并且利用课间时间练习30分钟。

(六)实践计划

将以上教学方案在实验组A班实践1个月,而对照组B班仍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

(七)观察效果

1.课堂观察:发现A班90%的同学在视听练习课堂认真练习,专心听讲,尽管有的字幕填空以及歌词听写练习学生正确率只有约40%,并没有打消学生对视听练习的热情与兴趣;短剧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现了学生编剧的创新意识,但是口语方面仍有不足,句子朗诵不连贯,学生往往把重心放在剧本幽默程度而非口语交际上;演讲以及辩论学生参与率只有43%,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全班同学上台展现,并且每次参加演讲和辩论活动的都是班里几个尤其积极活跃的学生。

2.调查问卷:大约60%学生更愿意通过字幕及歌词进行听写练习;短剧提高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尽管短剧表演增加了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但56%学生认为其对口语能力的提高有作用;演讲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口语能力,但近50%学生认为“压力大,会紧张,没时间”;合作小组对较弱的学生更有利,较强的学生则表示更希望与实力相当的同学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从一个月的整体效果来看,A班学生由于整体听说练习量大,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时间多,因此班级整体听说实力有所提高,相较于按照传统模式教学的B班,A班学生对英语听说的兴趣明显提升,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听说联系。

(八)反思计划效果

第一个计划教学方案比较受欢迎,学生乐意通过看视频的方式提高听力能力;短剧及演讲辩论充分展现了部分学生的口语才能,而一些口语能力较弱的学生仍旧没有因此得到提高;合作小组确实提高了较弱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较强学生则没能提升口语能力。因此,在计划一上仍可以继续实施,短剧表演则以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多进行口语能力的引导为主,演讲及辩论应当平等分配机会给每一位学生,至于合作小组,可以适当缩小两位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差距,以平衡小组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行动研究具有“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对行动而研究(research of action)”,“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的特征[8],以行动为研究对象,合作为研究方式,反思为研究核心,改进为研究目的,对教育改革,尤其是外语教育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学者Burns 在总结外语教学行动研究时提出了:具体教学或学习情境中解决实际具体问题;巩固课堂改革和创新;减小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之间差距;促进反思型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助于英语教师了解研究方法、丰富科研知识;促进教师自己的实践理论六个研究目标。

在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今天,英语教师应当对照以上目标,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地使自己从中受到教育, 发展职业判断能力、专业化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9]。

参考文献:

[1]吴宗杰. 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1).

[2]Wallace, M. J . 李静纯导读.Act ion Research f 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9]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Stenhouse, L.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 London: Heieman, 1975.

[6]Widdowson, H. G.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 情景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多年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在不断地更新,而能力却可以受用终生。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包括商务英语的基本工作技能、业务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商务英语。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很有成效的。

1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是指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置运用商务英语来进行商务活动和商务沟通的具体情景,让学生以背景为依托,融会贯通地运用商务英语。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1 真实情景的感受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设置系统的商务情景,并根据特定的商务程序来进行教学,并再现各环节的商务活动情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授商务英语谈判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了国际商务谈判的一系列流程,如initial contact, making an inquiry, making an offer, counter-offer, payment, packing, shipment, insurance, signing a contract, 通过有条理的顺序讲解,让学生对整个商务谈判环节有一定的了解,思路更加清晰。然后,针对各环节进行教学,同时在各环节中播放相应的商务活动情景,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商务理论知识和商务英语的语言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增加真实的感受,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兴趣,改变以往商务英语教学中枯燥无味的局面。

1.2 情景的设置和模拟

情景的设置和模拟就是把商务活动的情景运用到课堂中,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提高学生准确使用商务专门用途英语的能力,并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人说,模拟是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1],我很认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对商务情景进行设置,并要求学生进行模拟,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锻炼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举个例子,在学生学习完商务英语谈判的从initial contact 到counter-offer 谈妥价格的各个环节时,我设置了一次商务英语谈判模拟情景训练。要求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7人,其中3-4人为中方代表,3-4人为外方代表,双方在广交会上进行了initial contact, 之后开始进入inquiry ,bargaining 等各个阶段,最后直至谈妥价格。其中要求每人在各自团队里扮演不同的职务和角色,主要就商品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对价格进行谈判,要求运用所学的商务用语以及商务谈判中的讨价还价技巧和策略。我给了学生课后预习和自行演练的时间,在另外一课时,要求洽谈的双方都必须在讲台上面对观众进行表演,可以自行准备道具如名片、产品说明书等。最终学生的表现应该说是不错的,他们不仅较好地运用了专业英语,也增强了谈判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而且运用商务思维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而可行的解决办法,他们利用了取消谈判或制造竞争等威胁手段,运用了切香肠、声东击西等谈判策略,并且在谈判过程中体现了很好的团队精神。

在每次准备上模拟情景训练课时,有时在课前我会收到学生的短信,告诉我“老师,明天我会有很好的创意”,或者随处可见他们在那儿speak English,积极准备,我想这是他们可喜的进步,也是情景教学法卓有成效的一个表现。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商务技能,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商务情景中,运用商务英语进行积极的商务沟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加强有着很大的帮助。

2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一直是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代名词,它已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并能开发学生智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法不同,它的教学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的积极思维、讨论和发言,它的教学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此,笔者也将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运用和实践。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主要使用英文的商务案例材料,即对真实商务情景的描述,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的商务理论知识运用商务思维对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例如,商务沟通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能用英语理解和表述商务管理知识,还注重学生对商务知识的掌握,注重培养商务交际中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较多地使用了案例教学法。

首先是案例的准备。我从各种渠道包括自己在外企的工作经验中搜集、编写和设计了很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比如我们教授了面试的着装、礼仪、面试技巧、语言以及如何应对面试中的各类问题,教授了如何接听电话,如何给上司留言,如何向上司汇报工作,如何准备会议、主持会议,如何避免在OFFICE中常犯的错误等等,针对上述相应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了较多的案例。

其次,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我通常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人左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和辩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指派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对案例作一分析,并阐述小组的意见。讨论和发言均要求用英语。在组织讨论和发言时,学生们总是跃跃欲试。这对我们这些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训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怕说的心理,增强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和反应能力。

最后,由我作最后的总结和评价。总结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从商务英语语言的表达上讲评,二是从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评述,而不是简单地给出案例的答案。案例教学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和正确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要求学生于课后用英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3 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是完全符合新型高职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3.1 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办学思想要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就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实用的知识体系,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而充分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指导高职教育[3]。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正是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零过渡打好基础。情景教学法中,真实情景的感受、商务情景的设置和模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感性认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法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观点阐述以及报告的撰写,利用商务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应用,同时又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巩固,并且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使用商务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3.2 以能力为本位

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科学活动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都应该围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展开。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中,学生通过对商务情景的模拟,案例的分析和判断,以及课堂的发言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和沟通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以学生为中心

商务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反对填鸭式教学。而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正是要求学生的高度参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主动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和实际操作者。

总而言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将商务知识和应用语言相结合,实用性强是其最大的特点,我们要多采取情景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语言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努力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并在转化过程中,使他们的知觉得到发展,记忆得到训练,思维得到强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慧.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情景的模拟[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报, 2005 (6)

篇10

论文关键词:行动研究;英语听说教学;教学模式;教育改革

一、行动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行动研究,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作为一种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最早把“行动”和“研究”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约翰·柯利尔(J. Collier)。随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Lewin)在《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行动研究的概念,并对行动研究的概念、功能和实践模式作了全面的阐述。

行动研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蒂芬·凯米斯(Kemmis)和罗宾·马可泰格特( Mctaggart) 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并将这种反思过程分成四个步骤:计划(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行动(把方案付诸于实践);观察(观察并记录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反思(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反思,分析评估效果,并将此作为下一步研究方案的基础)。

美国学者斯蒂芬·考瑞(Stephen Corey)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行动研究的概念引入到教育研究领域,用于解决教育管理及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20世纪80年代,行动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这一时期被介绍到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动研究与外语教师的发展就紧紧联系了起来, 大部分论述英语教师发展以及英语教学的论文对行动研究都存在不同角度的论述。与此同时,行动研究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在《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一书中对行动研究理论及实践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探究活动,它是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直接参与和展开调查研究,并按一系列步骤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其目的在于不断改进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提高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然而,尽管20世纪80年代行动研究被介绍到中国,我国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行动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强调教师的“研究者”身份

“教师及研究者”的观点是由英国学者劳伦斯·斯特豪斯在《课程研究和开发概论》中提出的。他认为行动研究是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主要目的。通过行动研究的概念说明,作为教育工作的先行者以及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而不是客体,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因此,教师作为积极的“研究者”(teacher-researcher)应当取代长期以来消极的“教书匠”的形象。在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听说教学中,著名应用语言学家Widdowson 认为协调 、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语言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促使语言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他还强调, 这种“协调”依赖于教师本人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辨证关系的正确认识,而行动实践是链接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桥梁。教师同时扮演着教授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这有利于将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领域中的理论联系起来,从而缩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的距离。

英语教师应当把自己作为研究主体,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主动发现英语教学中问题(如在听说教学上花的时间较少,学生对听说的兴趣低),并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谈以及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此外,教师在主动参与教育行动研究的同时,也有利于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从而影响学生的观念(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上的禁锢),对提升理论水平,提高研究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提倡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一种灵活、认真的动态分析过程。 反思是行动研究的关键及核心环节,正是通过反思将过去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中单独的环节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双向的整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从发现问题到研究计划方案,从实施计划方案到推广计划方案,反思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观察、对比、反思、改进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促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更合理、更科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对教学情境、教学计划、教学效果的反思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而不是只局限于传统的教育研究模式。传统的教育研究模式分成三个步骤:研究、开发和推广,即RD&D模式。这种模式是单向的,而行动研究是螺旋式的不断循环的反思过程,加入了“反思”这个环节使得单向线性发展变成双向循环过程。

三、行动研究应用于英语听说教学的实例

(一)背景

以笔者曾经实习所带的两个实力相近的高一英语班级,一个班(A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B班)作为对照组。

(二)问题

两个班的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及读写能力。

(三)假设导致问题的原因

1.学生课堂上以及课后花在听说上的时间少。

2.学生对英语听力以及交际的兴趣不高。

(四)进行初步调查

通过课堂观察、教学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以下几个原因:

1.大多数(50%以上)学生以考试为导向,因为考试主要以阅读、写作为主,听力、口语为辅,因此学生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听说上。

2.部分(37%)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并且认为去英语角的作用不大。

3.高中学生学业紧张,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提高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且,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语法、写作和阅读,用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上的时间只有约30%。

(五)设计教学计划

通过初步调查,笔者发现前期假设是部分正确的,于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方案(以《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一课为例):

1.提高兴趣:找到和所学课文单词或者内容相关的美剧片段及其他英文视频或歌曲,进行字幕或歌词填空,以加强和课文单词相关的视听练习。找到相关美剧及视频有:Friends, Cast Away, Aquamarine, Lizzie McGuire, toys. 相关歌曲:Auld Lang Syne, Trouble is a Friend。

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组织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短剧表演、限时演讲或辩论赛。例如,根据美剧Friends第一季第一集中Rachel逃婚投奔朋友那一段进行剧本改编并且表演,以friends为主题进行3分钟演讲,或者以“朋友多好还是朋友少好”作为辩题进行班级辩论赛。

3.结成合作互助小组:组建两人合作小组,一位同学听说及表达能力较强而另一位同学则较弱,以强带弱,促进较弱学生加强口语练习,并且利用课间时间练习30分钟。

(六)实践计划

将以上教学方案在实验组A班实践1个月,而对照组B班仍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

(七)观察效果

1.课堂观察:发现A班90%的同学在视听练习课堂认真练习,专心听讲,尽管有的字幕填空以及歌词听写练习学生正确率只有约40%,并没有打消学生对视听练习的热情与兴趣;短剧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现了学生编剧的创新意识,但是口语方面仍有不足,句子朗诵不连贯,学生往往把重心放在剧本幽默程度而非口语交际上;演讲以及辩论学生参与率只有43%,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全班同学上台展现,并且每次参加演讲和辩论活动的都是班里几个尤其积极活跃的学生。

2.调查问卷:大约60%学生更愿意通过字幕及歌词进行听写练习;短剧提高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尽管短剧表演增加了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但56%学生认为其对口语能力的提高有作用;演讲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口语能力,但近50%学生认为“压力大,会紧张,没时间”;合作小组对较弱的学生更有利,较强的学生则表示更希望与实力相当的同学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从一个月的整体效果来看,A班学生由于整体听说练习量大,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时间多,因此班级整体听说实力有所提高,相较于按照传统模式教学的B班,A班学生对英语听说的兴趣明显提升,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听说联系。

(八)反思计划效果

第一个计划教学方案比较受欢迎,学生乐意通过看视频的方式提高听力能力;短剧及演讲辩论充分展现了部分学生的口语才能,而一些口语能力较弱的学生仍旧没有因此得到提高;合作小组确实提高了较弱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较强学生则没能提升口语能力。因此,在计划一上仍可以继续实施,短剧表演则以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多进行口语能力的引导为主,演讲及辩论应当平等分配机会给每一位学生,至于合作小组,可以适当缩小两位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差距,以平衡小组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